“请速把钱汇至622××××账户,李×。”不少市民都曾接到过类似要求划账的短信,但基本都会把它当作无厘头的恶作剧,看完就删了。然而,市民邱女士看完短信,却当真去汇款了,而且一下子汇了45万余元。意识到被骗后,她把划款的银行和开立账户人李礼告上法院。记者日前获悉,静安法院判决李礼名下的工商银行账户中剩余的28万余元以及同期银行活期利息归还邱女士,但银行没有协助办理还款的义务。
这起蹊跷的诈骗案要从2008年9月说起,当时邱女士正需要还款给朋友李某,双方约定通过工商银行汇款。拖了两天还没及时汇款的邱女士突然收到一条署名为“李礼”的短信,让她将钱转账至短信提供的工商银行账号上。9月26日,邱女士通过工商银行上海万航渡路支行从自己的牡丹卡中转账45万元,至李礼开立于工商银行南宁市衡阳支行账户。转出这笔巨款后,邱女士觉得不妥,次日以财物被骗向警方报案(该案仍在侦查中),警方及时与银行联系,查封了仍在李礼银行账户中未被提完的28万余元。
今年1月中旬,邱女士把工商银行上海万航渡路支行及李礼告上法院,要求归还仍在李礼账户中的上述钱款。邱女士说,发现署名李礼的短信系实施诈骗后,即向警方报案,并要求银行停止转账,但银行却仍继续转账。审理中,邱女士变更对银行的诉讼请求,要求判令银行协助办理还款手续。
对此,银行称,邱女士转账的款项已在李礼名下,银行不可能再将该款项划至邱女士名下,无法协助办理还款手续。而远在河南老家的李礼未到庭应诉。
法院认为,依据现有的证据,不能证明邱女士与李礼之间存在有债权债务关系或邱女士应履行的其他给付义务,且公安机关对邱女士的报案以财物被骗为由予以立案侦查,说明邱女士该笔钱款转入李礼账户的部分不属于李礼合法取得的财产,该笔资金仍应为邱女士所有,随之产生的孳息也应为邱女士所有。但邱女士要求银行协助办理还款,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案件判决后,承办法官郭大梁提醒市民,不要轻易相信手机短信银行转账或汇款信息。眼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市民不设防的心理,冒充熟人或朋友肆意发送要求汇款或银行划账的诈骗信息。个别市民因不明真相,误认为是朋友所发,将巨额钱款“拱手相让”,到头来汇出去的钱款都“打了水漂”。
|